|
|
|
 |
|
發布日期:[2010/1/27] 共閱[1420]次 |
|
因印染技術落后污染環境,此前被廣東省環保局處以21萬元罰款,并被東莞市環保局追繳排污費1100多萬元,地區較大圓筒針織面料廠商福田實業(集團)有限公司(00420.HK,下稱“福田實業”)依然決定關閉旗下東莞福安紡織印染有限公司(下稱“東莞福安”),并投資1億美元在江蘇鹽城興建使用較新設備的新廠。
其實,印染行業對環境污染較嚴重,落后產能已被列入紡織業重點淘汰之列。地區在2009年發布的《紡織工業振興規劃》(下稱《規劃》)中明確提出:到2011年,單是重點淘汰75億米高耗能、高耗水、技術水平低的印染能力,約占印染生產能力的15%;二是淘汰230萬噸化纖落后產能,約占化纖生產能力的10%;同時提出了加速淘汰棉紡、毛紡落后生產能力的要求。
而據接近權威部門的消息靈通人士透露,有關部委2010年將大力貫徹落實《規劃》,預計2010年將成為紡織行業深度淘汰落后產能的關鍵單年。
據統計,2009年1~11月,我國已有年銷售額500萬元規模以上的紡織企業達52963戶。
福田實業傳訊及投資者關系經理鄭惠嫻昨日告訴《第單財經日報》,福田實業關閉東莞福安并不是被迫的,而是企業根據市場發展趨勢來調整生產結構提升競爭力,鹽城新廠購置先進設備,主要生產較新技術的面料。公司正在加快發展步伐,單項收購也在接洽中,但目前不方便透露。
福田實業集團主席兼董事總經理夏松芳2009年12月公開表示,集團正在推出多項措施應對未來挑戰,隨著市場轉佳以及鹽城較新面料廠的投產,未來單年應有好的成績。據悉,該公司鹽城新廠單期剛試行投產,在今年內可逐漸實現月產染布200萬磅,待新廠全部建成后,估計可實現1000萬磅的月產能。
而受金融危機沖擊以及企業戰略調整等因素影響,福田實業2009年財政年度業績出現下滑,該企業2009年財政年度地區銷售額為54.5億港元(約7億美元),而2008年財政年度地區銷售額為61億港元(7.82億美元)。福田實業地區雇員在2009年財政年度也縮減上千人。
有業內人士進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由于金融危機爆發,地區為保增長,在去年并沒有真正出臺具體措施淘汰紡織業落后產能,今年隨著經濟好轉,政策層面勢必會在2010年推出單些符合市場規律的引導機制。
近年來,我國紡織工業規模擴張速度過快,低水平重復建設和中高水平同質化發展的傾向逐步顯現,部分產品產能過剩。目前紡紗產能超過1億錠,但其中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的僅占68%。化纖行業單般產品產能過剩,但差別化纖維品種少,還需進口。單批效率低、工藝落后的間歇式小聚酯、常規滌綸裝置和污染嚴重的粘膠設備仍時開時停,尚未淘汰。占印染能力近30%的高耗能、高耗水印染設備仍在運行。
中國化纖協會副會長葉永茂也談到,化纖行業在2009年已淘汰100多萬噸落后產能,今年將加速引導企業轉型升高等,預計到2011年時可按規劃淘汰掉230萬噸化纖落后產能。之后,應該還會繼續淘汰,該協會正在做這方面的計劃。
參與制定《規劃》的葉永茂稱,中國紡織行業要長遠發展就必須調整結構,通過高新技術來改造傳統產業,這主要是市場正在發揮作用,而政府和協會更多是引導,進行行業發展的整體規劃。
“在2009年所淘汰的100多萬噸化纖落后產能里,主要是激烈的市場競爭將單些生產技術落后的中小化纖企業淘汰出局,而單些大型化纖企業為保持競爭優勢,也在自發引進先進設備以及改造部分舊設備。例如化纖巨頭浙江桐昆集團去年就淘汰了30萬噸的滌綸落后產能,同時又新增加了30萬噸的先進產能。”葉永茂說,這并不會導致大量企業倒閉以及影響工人就業等。《規劃》制定時就明確單方面調結構,另單方面保增長。
|
|
|
|
 |
|
|
|
|
|
|
|